1斤黃豆能出多少豆油?

1斤黃豆能出多少豆油?

【要點:一斤國產大豆出油在一兩五到一兩七之間,國產大豆出油率不算特別高,但是蛋白質含量還是很有優勢的,國產大豆更適合做豆腐等植物性蛋白製品。】

國產大豆早已光輝不再!眾所周知,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黃豆的地方,我們的祖先曾經用黃豆來祭祖和招待重要賓客,在上個世紀,我國還是世界上大豆產量最高的國家,而短短的幾十年前,中國這個有著幾千年種植歷史的大豆原產國的大豆產業全線潰敗,竟然變成了世界最大的大豆進口國。

2017年,國產大豆的總產量創下了近年來的新高,達到了1450萬噸,已經實屬不易,但是進口大豆的總量不出意外將在9000萬噸以上,這是什麼概念?大家心裡看到這些數據想必心裡就有答案了吧。

一邊是逐年增加的大豆消耗量,一邊是萎縮的大豆產業,二者結合催生了中國大豆居高不下的進口依存度。

中國人的油瓶子沒有裝我們的油!

目前,進口轉基因大豆憑藉著高出油率和低廉的價格很快佔領了中國市場,而價格相對高、出油少的國產大豆更難被豆油加工企業問津。

進口大豆的價格優勢從海關發布的數據也可以得到證實。據筆者了解,我國9月份大豆到港平均成本為405.2美元/噸,而同期國產大豆價格普遍在3800元/噸左右,進口大豆即便是到港價也只有3400元/噸左右,價格優勢明顯。

出於降低成本的考慮,價格有著明顯優勢的轉基因大豆油自然也就更容易受到一般中國家庭特別是飯館跟小吃攤的青睞。

農業部市場與經濟信息司司長唐珂表示,自今年以來,我國大豆進口繼續高位增長,在一定程度上擠壓了國產大豆的市場空間。

所以,國產大豆崛起談何容易啊!

《糧油市場報》官方賬號首發於在悟空問答!12.28

據鍾情三農了解,一斤大豆能產多少油,這個主要和大豆的品種和壓榨工藝有關。

一般來說,轉基因大豆出油率稍高,非轉基因大豆出油率稍低。

大豆使用化學浸出法壓榨出油率高,使用傳統壓榨工藝出油率低。

如果單看大豆品種和出油率關係的話,轉基因大豆出油率在0.21左右,而非轉基因大豆出油率只有0.16左右,差距還是很明顯的。

轉基因大豆出油率略佔優勢。目前市場上所銷售的大豆油有兩種原料,一種是進口轉基因大豆,一種是國產非轉基因大豆,全世界大豆種植面積中,轉基因大豆品種所佔比例超過了百分之八十五,而轉基因大豆品種所佔比例只有不到百分之十五。

世界範圍內來看,轉基因大豆的主要用途就是榨油和飼用,所以這兩種大豆的出油率有比較大的差別,具體來說是,

進口轉基因大豆出油率較高,一般能夠達到百分二十多一點,也就是說一斤轉基因大豆能夠產出二兩多一點油。

國產非轉基因大豆出油率稍低一些,一般只能達到百分之十七以下,也就是說一斤非轉基因大豆只能產出一兩七左右的豆油。

轉基因大豆油佔據我國油脂消費半壁江山。上文中也說了,由於出油率高的原因,再加上轉基因大豆成本低廉,且能夠在壓榨後產出豆粕這種優質的飼料用蛋白,整體來說壓榨成本低,利潤高,所以大多數油脂企業多選擇使用轉基因大豆來作為壓榨原料,而冷落國產非轉基因大豆。

縱觀我國目前的油脂消費,大豆油的比例佔據了一半左右,也就是說中國人所消耗食用油總量的一半都是大豆油,這個數量在2017年是1600萬噸左右,但是其中絕大多數都是轉基因大豆油,而國產非轉基因大豆油所佔比例很低。

所以筆者說轉基因大豆油佔據了我國油脂消費總量的半壁江山也就不為過了。

估計大家沒想到吧,原來我們每天吃的一半左右的油都是轉基因大豆油。

科學興農為您解答。

大豆出油率同大豆品種、產地、以及提取工藝有著很大的關係,從目前的大豆品種看,大豆普遍出油率在15-22%這個區間,也就是說一斤大豆可以獲得一兩五到二兩二的的豆油,這個比率看要比油菜、芝麻、花生的出油率低很多。

品種比如說今年由牡丹江農科院所培育的高油大豆「東升79」平均油脂含油量達到了24.16%,同普通大豆的17%相比真的高出許多,而這一含油量甚至比進口轉基因大豆還要高出2個百分點,而自1966年以來,黑龍江所審定的品種當中尚未有品種能夠突破24%這一比例。也算是我國大豆育種史上的一個突破了。

產地就我國來說,幅員遼闊南北氣候差異也是極大的,北方的大豆品種在南方即便能夠結實,品質也會下降很多。而像美國來說,這邊的氣候更加適宜於大豆的生長,同等情況下,美國的大豆含油量也能比我國大豆含油量高出一個百分點。

榨油工藝目前煉油採取的是物理壓榨和浸出兩種主要方式,物理壓榨法是一種通過在大豆上施加壓力將大豆中的油脂壓榨出來的一種方式,這也是最為傳統的煉油方式。不過這種煉油方式油脂浸出率低,同浸出發相比,能夠低一兩個百分點。

而今一些煉油廠普遍採用浸出方式,用食用級溶劑從原料中抽提出油的一種方法,這也是目前國際上所公認的最先進的提取工藝,油脂提取率非常高。

不過在大豆煉油工藝達到頂級水平的同事,而今基本上大豆煉油的主要差別還是反應在大豆的品質上來,應該說目前我國大豆含油量同進口轉基因大豆還有不小的差距。

這裡是科學興農,歡迎添加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問:1斤黃豆能出多少豆油?

感謝邀請。一般來講,進口的轉基因大豆的出油率是20%左右,國產非轉基因大豆的話,大約出油率在16-18%。

也就是說,如果採用國產大豆一斤黃豆大約能出油一兩六到一兩八,如果採用進口大豆則能得到二兩左右的豆油。

說到這裡,給大家補充一個大豆行業的一個背景小知識。

在桶裝小包裝食用油出來之前,我國居民消費的主要是動物油(如豬油、牛油等)和小作坊壓榨的植物油(如花生油、棉籽油等),應該說這些食用油賣相不好。

知道1990年,益海嘉里和中糧共同投資興建了南海油脂工業有限公司,並在1991年生產出了國內第一桶小包裝食用植物油,小包裝食用植物油迅速席捲全國。

此後,伴隨著我國食用油消費市場的增長,我國的大豆進口量也開始迅速增加。可以說,至少在2008年之前,我國進口大豆主要目的是為了生產食用植物油,這期間由於進口轉基因大豆由於含油率高,深受國內企業喜愛。

而與之對應的是,在上世紀90年代在食用植物油的帶領下,一度形成的東北大豆壓榨圈在隨後的市場競爭中,隨著2003-2004年的大豆危機,以及越來越多的壓榨企業開始沿海布局設廠之後,逐漸退出看了國內主流壓榨市場。目前國產非轉基因大豆主要用於食品領域,製作豆製品為主。

您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大豆分為國產大豆和進口(轉基因)大豆,國產大豆出油率是16.5%,出粕率為80.5%,轉基因大豆出油率是18.5%,出粕率是78.5%。一般只有進口大豆才能拿來榨油,國產大豆是用來自己做豆漿、豆腐、豆芽用的。

大豆油的壓榨方法

大豆屬於低油料作物,一般大豆油脂含量在11-20%範圍內。在正常情況下,其水分的含量一般在13—14%(東北、華北地區偏低)。大豆在入榨前需要用規格12目/英寸篩網進行篩選、清雜,其工藝流程如下:

1、熱榨:大豆—清雜—破碎(或粗軋)一軟化一軟胚—蒸炒一壓榨

操作說明:大豆用規格12目/英寸篩網進行篩選去雜,使其雜質含量小於0.1%,然後進入破碎,破碎程度達2—4瓣,再進行軟化,使大豆的水份含量在15%左右,軟化時間40—50分鐘,再進行軋胚。軋胚的使用有二點:一是破壞細胞組織使油容易從細胞內流出來。二是顆粒狀的油籽軋成薄片,表面積增大,增加了出油麵積,而且大大的縮短了油脂離開胚料的路程;進入蒸炒鍋進行蒸炒,蒸炒到大豆水份在1.5—2.8%範圍內,溫度到100一110度時即可以開始進入榨油機進行壓榨。餅厚控制在1-1.5毫米左右。

2、冷榨:大豆冷榨可以進行整籽壓榨,使整籽壓榨時,要嚴格控制水份,一般控制在8-10%左右,並注意將榨油機加熱,待機體溫度升到80度左右方可進行壓榨。 大豆冷榨時含水份高低的人工檢驗法:用門牙咬能切碎,臼齒咬成扁狀,並且表面有裂紋,又有輕微的響聲則合適。若成扁狀,不裂紋則太濕;若一咬破碎有很大的響聲則太干,需要適量的調節水份方可壓榨。

現在商場超市裡,有著各種油品。可是入口的感覺卻不如自己親自動手榨出的油醇香,今天就來說一下一斤黃豆能出多少豆油?

正常情況下,黃豆的出油率為,國內大豆12%到17%之間,而國外的大豆,出油率能夠達到21%。也就是說一斤黃的可以出油0.1斤,而從國外進口的大豆,一斤出油能夠達到0.2斤,在這裡,在這提醒朋友們,在,榨黃豆油的時候,可以適量添加一些,玉米,花生,瓜子等,讓營養更加均衡。

其實黃後出油量是是很少的,至於它能出多少,還是由黃豆質量和飽滿度決定的,一般是出油率是在12%~17%之間!但是我感覺對於黃豆的出油多少其實並不用在意,因為豆油只是附加利潤!

其實我給你算一筆賬,你就明白了。一斤黃豆的價格在一塊多不到兩塊,而一斤黃豆可以產出三到四斤豆腐,而一斤豆腐的價格就比黃豆高!可見它的利潤!至於豆油,雖然產出來的少,可是也是一筆額外的收入啊!

平均在17%至25%

17%是民間認可的機械或半機械化屬於人工壓榨法。方興未艾,大有捲土重來之勢。

25%侵出法,用另一種油把豆油溶解取締壓榨出來 ,

謝悟空邀請。

從理論上講1斤黃豆能出大約0·14斤豆油,也就是說出油率百分之十四。

當然實際當中操作起來可能或多些或少些。不能抬杠。出油率與下列幾種有關。

一,黃豆品種

二,黃豆質量

三長期積累的經驗

四,榨油的機械與操作方法

謝邀!知識淵博如孔夫子尚且五穀不分,我等凡夫俗子沒種過豆肯定答不好。若是百度上查,又恐涉「搬運工」嫌疑,故未敢造次,退下了。

推薦閱讀:

相关推荐

2002年世界杯D组
bet体育365正规吗

2002年世界杯D组

📅 07-21 👁️ 6321
豆豆钱要多久,四个方法豆豆钱快速放款
365bet官网娱乐

豆豆钱要多久,四个方法豆豆钱快速放款

📅 07-08 👁️ 3815